氮分子中存在氮氮叁键,键能很大(941KJ/mol),以至于加热到3273K时*有0.1%离解,氮分子是已知双原子分子中**稳定的。氮气是CO的等电子体,在结构和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。不同活性的金属与氮气的反应情况不同。与碱金属在常温下直接化合;与碱土金属—般需要在髙温下化合;与其他族元素的单质反应则需要更高的反应条件。现场制氮是指氮气用户自购制氮设备制氮,工业规模制氮有三类:即深冷空分制氮、变压吸附制氮和膜分离制氮。利用各空气的沸点不同使用液态空气分离法,将氧气和氮气分离。将装氮气的瓶子漆成黑色,装氧气的漆成蓝色。液氮,液态的氮气。是惰性的,无色,无臭,无腐蚀性,不可燃,温度极低。山东国内高纯氮
为何选“氮气”用于气调储粮、安全、环保是粮油仓储技术永恒的主题。在我国储粮技术发展初期,熏蒸技术处于主导地位,但随着害虫抗药性上升和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意识日益提高,熏蒸技术优势在不断下降。随着储粮技术的不断创新,气调技术逐渐走入储粮人的视线。氮气气调技术是公认的绿色储粮技术,既能保证粮食品质、延缓储粮品质劣变、还能虫霉孳生,对于处理对象也无残留,备受推崇。地球上那么多种气体,为何氮气备受推崇?气调技术的应用,首先要解决选气的问题。那么什么样的气体才能入选呢?当前主流的气调技术用气主要有氮气、二氧化碳等。然而在应用效果与成本的较量中,氮气以优势胜出。化工高纯氮采购在我国储粮技术发展初期,熏蒸技术处于主导地位;
氮气分子式N2,分子量28,分子结构式N≡N,单质氮在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嗅的气体,在标准情况下的气体密度是1.25g·dm-3,熔点63K(-209.8℃),沸点75K(-195.6℃),临界温度为126K,它是难于液化的气体,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,在283K时,一体积水约可溶解0.02体积的氮气,不能燃烧,也不支持燃烧。一段简单的描述,道出了氮气的各项特性。这些特质正是气调用气的*****。首先,先说一下他的分子结构,由于N2分子中存在叁键,将它分解为原子需要941.69kJ/mol的能量,所以N2分子稳定性较高。N2分子是已知的双原子分子中**稳定的,不易与接触物发生反应。
D·卢瑟福发现老鼠不能生存的空气里燃烧蜡烛,仍然可以见到微弱的烛光;待蜡烛熄灭后,往其中放入少量的磷,磷仍能燃烧一会,对除掉空气中的助燃气来说,效果是好的。把磷燃烧后剩余的气体进行研究,D·卢瑟福发现这气体不能维持生命,具有灭火性质,也不溶于苛性钾溶液,因此命名为“浊气”或“毒气”。在同一年,普利斯特里作类似的燃烧实验,发现使1/5的空气变为碳酸气,用石灰水吸收后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。由于他同D·卢瑟福都是深信燃素学说的,因此他们把剩下来的气体叫做“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”。液氮与石油生成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:石油主要形成于深成作用阶段。
变压吸附制氮与深冷空分制氮相比,具有的特点:吸附分离是在常温下进行,工艺简单,设备紧凑,占地面积小,开停方便,启动迅速,产气快(一般在30min左右),能耗小,运行成本低,自动化程度高,操作维护方便,撬装方便,无须专门基础,产品氮纯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,产氮量≤2000Nm3/h。但到2017年为止,除美国空气用品公司用PSA制氮技术,无须后级纯化能工业化生产纯度≥(进口价格很高),国内外同行一般用PSA制氮技术只能制取氮气纯度为99.9%的普氮(即O2≤),个别企业可制取(O2≤),纯度更高从PSA制氮技术上是可能的,但制作成本太高,用户也很难接受,所以用非低温制氮技术制取高纯氮还必须加后级纯化装置。在工业中,液态氮是由空气分馏而得。化工高纯氮采购
元素氮有很高的化学活性。N的电负性(3.04)次于F、O、Cl和Br,说明它能和其它元素形成较强的键。山东国内高纯氮
氮气在大气中含量虽多于氧气,但是由于它的性质不活泼,所以人们是在认识氧气之后才认识氮气的。不过它的发现却早于氧气。1755年英国化学家布拉克(Black,J.1728-1799)发现碳酸气之后不久,发现木炭在玻璃罩内燃烧后所生成的碳酸气,即使用苛性钾溶液吸收后仍然有较大量的空气剩下来。后来他的学生D·卢瑟福继续用动物做实验,把老鼠放进封闭的玻璃罩里直至其死后,发现玻璃罩中空气体积减少1/10;若将剩余的气体再用苛性钾溶液吸收,则会继续减少1/11的体积。D·卢瑟福发现老鼠不能生存的空气里燃烧蜡烛,仍然可以见到微弱的烛光;待蜡烛熄灭后,往其中放入少量的磷,磷仍能燃烧一会,对除掉空气中的助燃气来说,效果是好的。把磷燃烧后剩余的气体进行研究,D·卢瑟福发现这气体不能维持生命,具有灭火性质,也不溶于苛性钾溶液,因此命名为“浊气”或“毒气”。在同一年,普利斯特里作类似的燃烧实验,发现使1/5的空气变为碳酸气,用石灰水吸收后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。由于他同D·卢瑟福都是深信燃素学说的,因此他们把剩下来的气体叫做“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”。山东国内高纯氮